公共服務平臺包括服務門戶、注冊與驗證管理子系統、CA互認管理子系統、交易用戶及誠信管理子系統、評標評審專家庫管理子系統、統計分析管理子系統、數據交換管理子系統、平臺基礎功能管理子系統;
注冊管理包括交易主體注冊管理及平臺注冊管理;
交易用戶及誠信管理包括交易用戶各類信息的管理,通過對交易用戶各類信息的持續完善,形成統一的“企業誠信庫”;
評標評審專家庫管理包括專家庫管理、專家抽取通知和專家培訓考核管理;
信息資源庫管理提供基礎信息的日常管理功能,基礎信息涵蓋“項目、人員、信息”三個方面的基礎數據;
統計分析管理實現對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為行政監督部門提供數據統計分析服務;
數據交換管理通過應用接口得到需要傳輸的數據,將數據轉換成標準格式,再將數據傳輸到接收端,接收端對數據進行轉換,并通過應用接口將數據交給數據接收者;
平臺基礎功能管理供電子服務系統工作人員維護和查閱信息使用。
1、信息共享程度低,形成“信息孤島”
由于我國在政府部門的機制體制、標準化建設以及政府工作人員等方面不適應當前公共資源發展的需要,導致分散在各行業各地區的交易平臺在實踐應用中無法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
2、信息封閉,無法做到真正的信息全公開
各類交易平臺的項目信息在各自的行業門戶網站進行公示,無法做到集中統一的展示,另外交易主體信息、信用信息、監管信息等可依法公開的信息無法在平臺中進行公開公示,無法將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展顯在陽光下,接受全社會的監督,不利于防腐反腐。
3、身份信息不共享,無法做到互聯互通
存在主體身份混亂,身份信息不能夠共享的問題,特別是數字證書互不兼容,致使重復辦理,造成很大浪費,一次身份信息、數字證書的辦理無法做到全省范圍內的共享通用,給各類交易主體帶來了負擔。
4、大量交易信息沉淀、得不到充分利用
隨著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化系統的建立,大量的數據隨之積累,數據的集成共享也面臨了巨大的挑戰,對跨部門信息資源共享與交換認識不足,加上政府體制條塊管理模式,易形成信息孤島,大量數據得不到合理利用,無法為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提供統計分析的功能。
5、監管渠道不通暢、需提供統一監督通道
對于行政監督部門或者紀檢監察部門缺乏監管部門或者監管渠道登錄并不方便,無法對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實現在線監管。
1、本地化的專業技術支持服務,能夠快速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 2、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把握行業趨勢、站在領域最前沿,更好的為各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提供服務。 3、擁有國內大量的公共服務平臺案例,為客戶提供最佳的公共服務平臺相關解決方案。 4、技術先進,率先解決國際招投標公共服務平臺與各地數據對接交互的問題;率先解決CA互聯互認問題、率先解決遠程異地評標問題
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為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整合建立“國內領先,區域一流,國際接軌”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信息系統。依托省行政審批網和電子政務外網,橫向接入省本級工程建設、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交易平臺信息,縱向貫通國家公共服務平臺和全省
1. 兩門戶、五數據庫、九應用系統。 2. 市級標準版:服務模式、“橋模式”。
3. 省綜合專家庫:省級總管理者+各市分管理者。
4. 全面安全保障:應用系統層安全、數據庫安全、操作系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