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規范為平臺各參與方的互聯互通提供了基本的保證,應圍繞信息釆集、組織、分類、保存、發布與使用等信息生命周期各環節建立規范和標準。
包含可供參考的國家、地方性標準,以及需要在平臺建設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自建的標準。
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是實現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的基礎,是各政務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的依據。系統釆用元數據對信息資源的特征進行描述,形成統一規范的目錄內容,通過對部門目錄、基礎目錄、主題目錄等內容的有效組織和管理和對各個業務部門業務系統、信息資源的注冊及動態管理,實現各部門整體信息資源狀況的全面掌握。政務信息資源目錄依托API、數據交換等平臺,支撐數據服務門戶,實現部門數據共享。
新點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立足于數據的交換、集成處理以及提供API服務,依據資源目錄將各部門相關的信息資源統一采集到數據中心,支持在不同的網絡環境、不同的數據類型等情況下進行數據的匯聚和對數據進行清洗加工的能力,為資源目錄管理系統提供交換服務和API服務,支撐資源目錄管理系統,基于目錄驅動,實現數據共享。
政務信息共享平臺可以實現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包含資源目錄展示及統計、資源綜合檢索定位、資源申請審核,資源訂閱、缺失資源申請等功能,另外可以作為政務大數據平臺和基礎庫查詢及利用等功能的入口載體。
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實現對數據開放的數據、服務、應用等綜合的管理,用于支撐公共數據開放網站,實現數據開放。
數據治理監控平臺對匯聚到數據中心的大量信息資源進行全程動態管理及監控。對各信息資源涉及的元數據進行元數據血統分析、影響分析,逐步實現元數據的標準化;對信息資源的質量進行管理,包含質量規則制定、執行、生成報告,促進數據質量不斷提升;對數據中心數據處理進行全程監控。
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社會信用庫、空間地理庫是基礎性數據庫,也是支撐地區數據應用的重要數據庫。
建設完善人口基礎信息庫,形成數據及時更新校核機制。在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環境下,依托政務大數據平臺實現人口基礎信息在所有政務部門間實時共享;促進相關部門信息系統中人口相關業務信息的采集匯聚,擴展健康、收入、婚姻、社保、救助、貧困、殘疾、流動、死亡等信息,逐漸豐富人口基礎信息資源條目,深化人口信息資源的分布查詢和應用;通過公共數據開放網站安全可控的數據接口,面向社會提供脫敏人口信息資源,促進相關領域業務創新。
建設完善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形成數據及時更新校核機制,在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環境下,依托政務大數據平臺實現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在所有政務部門間的實時共享。在此基礎上擴展各類法人單位的組織結構、股權結構、經營范圍、資產規模、稅源稅收、銷售收入、就業人數、人才構成、產品服務等信息,促進相關部門有關法人單位業務信息的關聯匯聚,豐富法人單位信息資源。支撐法人單位信息資源的分布查詢和深化應用。通過公共數據開放網站,分級、分類安全有序開放法人單位基礎信息,促進社會化創新應用。
通過建立電子證照庫管理平臺,將各部門電子證照與電子批文應用到相關事項辦理、證照查驗等政府工作中。企業、民眾申報政務服務事項時無需提供前置證照的紙質材料,而由受理部門窗口通過電子證照共享服務系統查驗。各部門生成的證照、批文等材料自動存儲到電子證照庫中,供以后查驗,從而實現無紙化審批,將證照電子信息化提升到為電子政務公共服務的高度。
社會信用數據庫能夠根據數據規范,對各類信用數據項按照一定的規則、方法和流程進行比對、整合并存儲。可滿足企業信用、個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基礎信用管理和專項管理需求,滿足信用信息聯動管理需求。
空間地理庫以規劃局、國土資源局提供的底圖和坐標為基礎,由規劃局、國土資源局將各部門需要使用地理信息資源以服務的形式發布出來,供各部門使用地圖服務。各部門基于規劃局、國土資源局地理信息服務規范,建立相應的地理信息主題數據庫,存儲圖層及屬性數據;基于圖層渲染技術在規劃局提供的基礎地圖上進行展示及相關處理,可實現人口數據、法人數據、經濟數據、工業經濟運行等上圖應用。
為了實現全區域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必須建立統一的用戶及認證管理體系,各系統都需要接入平臺統一身份認證體系。支持與統一服務管理、服務網關無縫整合,同步實現服務調用權限認證和用戶登錄身份認證。
通過統一運維監控平臺對平臺的IaaS、PaaS、SaaS層進行統一監控。對服務資源、系統應用情況、系統服務情況、系統安全情況、系統日志等進行實時的監控,實現全方位的運行監控,為平臺運行提供基礎保障。
根據國家、各省的要求,實現地區平臺與上級平臺的對接,主要內容包含目錄地接、服務對接、交換平臺對接。
ü 數據量大且分散,存儲和處理困難。
ü 數據來源復雜、結構差異性大,缺少統一的標準
ü 數據碎片化、零散化,數據交互和分析效率低
ü 數據價值高,但利用率低
1、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好的決策是成功的一半,政府治理的關鍵在于決策。然而,當代公共事務日趨復雜化,缺乏信息支持的政府決策往往顧此失彼。大數據應用于政府治理有利于揭示公共事務的內在關聯性,利用數據融合、數學模型、仿真技術等大數據技術可以提高政府決策對信息的占有與分析能力,為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從而大大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
2、為政府簡政放權和職能轉變保駕護航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和推進簡政放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縮短了政府經濟社會管理的距離,為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提高審批和服務效能創造了條件。
3、為政府管理精準化提供支撐
大數據應用于社會治理,有效地解決了繁雜的管理信息、分散的管理資源與精準的管理需求、高效的管理效率之間的巨大矛盾,使得傳統技術條件下長期存在的——“管理信息不能有效交換與共享、管理政策難以統一、部門協作存在瓶頸”的局面得到極大改觀,推動政府管理由粗放向精細化轉變。
4、為政府治理模式轉型創造條件
在大數據時代,社會和政府的海量數據不斷涌現,使得政府的治理模式,包括體制、結構、職能、流程和方式等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大數據可以進一步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從而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同時還可以從數據共享、內部競爭、細分服務、智能決策、創新驅動等方面提高政府治理績效。
5、為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提供便利
一是大數據應用可以提高公共服務精準性;二是大數據應用可以降低公共服務成本;三是大數據應用可以增加公共服務透明度;四是大數據應用可以促進公民參與公共服務。
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交會融合,引發各類數據迅猛增長,數據已成為國家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對全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活動,以及經濟運行機制、社會生活方式和政府治理能力日益產生重要影響。 為進一步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用數據改造公共管理,用數據提高決策效率和質量,用數據構建優化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關系,馬鞍山市開展了政務大數據平臺(一期)項目的建設,旨在以共享開放推動大數據應用,以大數據應用融合促進社會創新。
1、全面梳理建立政府信息資源目錄體系,通過信息資源規劃IRP理論體系,按照三定方案或職責清單對政府業務進行分析,劃分職能、梳理職能事項,并識別事項運行所發生的信息資源,詳細描述信息資源的基礎屬性、采集屬性、共享屬性、開放屬性等各類屬性。初步梳理出市級67個部門共計16個主題分類、1900多項信息資源、12000多項元數據。 2、建立信息共享與匯聚機制,對信息資源形成了動態管理,政府各部門形成了信息資源維護、共享的習慣,建立了四大基礎數據庫人口庫、法人庫、經濟庫、地理庫,并在政府業務辦理、社會服務起到了關鍵支持作用。
3、依托大數據服務開展政務服務應用建設。通過政務大數據平臺為政務服務平臺定制數據API服務,實現注冊實名認證、辦事免填表、證照一網通、智慧化服務等新特性,真正將政務服務打造成智慧型政務服務。
在馬鞍山市政務大數據平臺建設推進過程中,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保障平臺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1、制定工作原則 (1)、專人負責,堅實推動。各部門要落實專人負責,并填寫附件表,包含部門負責人、業務負責人以及信息中心負責人,其中業務負責人以及信息中心負責人在普查階段要全職工作,全職負責數據共享。要堅實推動本部門信息資源梳理,梳理數據必須完整、清晰、準確,數據對接必須快速、高效。 (2)、持續調度,領導協調。 數據共享推進過程中堅持,“一天一上報,三天一集中,一周一總結”。一段時間集中梳理本單位資源,每天將單位梳理目錄上報,每三天到黨校集中討論,每周總結當周情況,梳理效果不明顯的單位,由市領導小組約談單位主要負責人,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協調推動本單位數據共享。 2、確認責任分工 (1)、數據交換共享小組負責全市信息資源共享工作的組織、推動、督促和重點工作協調落實。并協調組織各工作組加快推進信息資源標準目錄編制,部門間業務系統交互和信息資源共享。 (2)、數據共享編制工作組牽頭單位負責組織對人口、法人、地理、宏觀經濟各類政務信息資源進行梳理與登記,即在數據普查基礎上梳理全市本類數據。會同企業開展數據目錄編制,制定科學、完備的信息資源標準目錄。 (3)、數據共享編制工作組成員單位負責梳理本單位政務信息資源,并按照人口、法人、地理、經濟、其他進行分類,并提出需求資源。根據編目結果,向市數據共享中心提供數據,建立健全四大數據庫及各類專業庫,并對所提供的共享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和實時更新。 (4)、數據交換共享小組會同執行監督組負責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工作的檢查和考評,對各部門信息共享情況進行實時監督和定期通報,并對開展工作過程中不履行職責,造成嚴重后果和不良影響的部門、單位及有關人員追究責任。 3、成立數據共享編制工作組 人口庫編制工作組 組長:市公安局 組員: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委、市衛計委、市統計局、市公積金中心、市殘聯、市國稅局、市地稅局。 法人庫編制工作組 組長:市工商局 組員:市編辦、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務局、市文旅委、市衛計委、市統計局、市質監局、市安監局、市食藥監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海關。 空間地理庫編制工作組 組長:市國土局 組員: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委、市交運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水利局、市衛計委、市安監局、市市容局、市重點局、市氣象局。 宏觀經濟庫編制工作組 組長:市發改委 組員:市金融辦、市經信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委、市商務局、市文旅委、市國土局、市糧食局、市統計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供電公司、港華燃氣、首創水務。 4、明確任務進度安排 (1)、人員組織安排 時間安排:2015年10月16日—2015年10月20日 工作內容:確定部門數據普查工作人員情況。各部門指定專人負責,包含部門負責人、業務負責人以及信息中心負責人,其中業務負責人以及信息中心負責人在普查階段要全職工作。 (2)、人員培訓 時間安排:2015年10月20日—2015年10月25日 工作內容:部門數據普查工作人員參加。四大庫編制工作組分組參與培訓。 (3)、數據普查、梳理及檢查 時間安排:2015年10月26日—2016年1月26日 工作內容:開展全市范圍內數據普查工作。部門根據普查內容梳理自有業務數據及數據需求,并按照人口、法人、地理、經濟、其他進行分類。對普查的數據進行質量檢查,部門對本部門數據進行整改。數據堅持“一天一報”的原則,每三天進行數據匯總,每周數據總結,如果不合格由由市領導小組約談單位主要負責人,在2016年1月26日前提交全部數據。 (4)、數據目錄編制 時間安排:2015年1月26日—2016年2月15日 工作內容:人口、法人、空間地理、宏觀經濟編制工作組組長對全市涉及本類的部門數據進行全面梳理,聯系企業開展信息資源目錄編制工作,制定信息資源標準目錄。 (5)、部門意見征求 時間安排:2016年2月16日—2016年2月29日。 工作內容:將數據庫編目結果報送全市各部門征求意見,并根據征集意見做進一步修改完善,同時明確各部門數據共享方式和方法。 (6)、數據交換共享平臺完善及四大數據庫初建 時間安排: 2016年3月1日- 2016年6月30日。 工作內容:根據信息資源標準目錄,逐步將部門數據導入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建立人口、法人、空間地理、宏觀經濟四大數據庫及各類專題庫及各類專題庫。
通過項目實施,初步梳理出市級67個部門共計16個主題分類、1900多項信息資源、12000項信息資源目錄數據指標項,三區三縣及部分開發區相關部門大約4700多項各類信息資源。馬鞍山市政務大數據平臺自2016年1月起正式運行,至2017年8月底,已收到61個部門740項信息資源,28950萬條數據,建立了人口、法人、經濟、地理四大基礎數據庫,為政府業務辦理、社會服務提供了關鍵的支持作用。政務大數據平臺的成功實施,為各類新興應用系統提供大數據服務支撐,為地方政府快速拓展各類惠民利民應用平臺奠定了數據基礎。 政務大數據平臺為馬鞍山市智慧城市應用提供數據支撐服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為民為企網上辦事平臺的支撐,為民為企網上辦事平臺通過政府信息資源中心定制的服務,實現市民企業辦事免填報、證照一網通、注冊企業附近同行業企業分布友情提醒等便民業務,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高水平的軟環境。 二是對市民融合服務平臺的支撐,為市民融合平臺提供各類各類政府公共服務的信息服務調用,如公積金查詢,交通違章查詢繳納,社保查詢繳納,個人信用查詢、APP一鍵移車等功能為市民提供綜合的生活服務,提高社會發展的滿意度。 三是對網格化服務與管理平臺的支撐,為網格化服務與管理平臺提供數據中心基礎數據作為基本網格元,為網格化服務于管理平臺提供公安、民政、計生、房產等有關部門的人口數據服務、使網格員工作有的放矢。 另外,基于平臺的數據支撐服務,還實現了以下應用: 市民網:為市民網的具體應用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具體包括公安人口數據、機動車數據、社保數據、水務、燃氣賬單數據、個人公積金數據等。 公安:通過交換工具為公安部門推送其所需的相關數據。 公積金:為公積金部門提供查詢接口,使其在線辦理業務時能夠得到數據驗證。 馬鞍山市微信公眾號:為公眾號提供數據接口,實現所需數據的在線查詢。 民政局:為民政局提供接口調用,主要為人口相關數據的調用。 廣電:提供水、氣等賬單的查詢服務。 省信用辦:將個人和法人相關的信用數據進行收集,提供給省信用辦。 市民卡:為市民卡應用提供數據支撐,使其能夠調用公民身份證照片信息及學生學籍照片等信息。
河北省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系統(一期)
安徽省馬鞍山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
山東省威海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
河南省鶴壁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
河南省安陽市電子政務基礎數據庫及政務云平臺
江蘇省連云港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
上海市虹口區政務大數據中心
山東省滕州市智慧城市指揮中心大數據展示平臺
貴州省誠信大數據平臺
天津省檢驗檢疫大數據平臺
安徽省住建大數據平臺
河南省鄭州市大數據綜合分析決策系統
安徽省發改委資源目錄體系
江蘇省蘇州市司法數據中心
山東省住建監管大數據平臺
江蘇省12345大數據平臺
……